不战而屈人之兵”是美国战略智库马拉松倡议(Marathon Initiative)负责人柯比在《时代》杂志的一篇评论中说的一句话。文章发表的第二天,拜登(专题)公布了2022年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将中国和俄罗斯定位为“最紧迫的战略挑战”。柯前一刻的分析,或许已经给了拜登“最紧迫的战略挑战”一个解释。
2017年,当特朗普将中国称为“战略竞争对手”时,关于美中关系趋势的大多数解读无非是恶化。5年过去了,双方关系越来越好,越来越差。拜登的答案显而易见。他在国家安全战略中称“维护台海和平稳定”、“在地缘政治竞争升温时与盟友共同应对挑战”、“建立能够体现美国价值观和利益的国际秩序”。回顾柯比的言论,几乎都不是针对中国的。
我们倒过来看。首先,为什么要建立“体现美国价值观和利益”的国际秩序?从柯比的言论可以看出,过去十几年来,中国不断通过其经济影响力对许多国家(尤其是亚洲国家)采取“软帝国”控制,即通过经济和外交手段,迫使一些亚洲国家追随北京的喜好(尤其是政治方面)。因此,如果中国希望主导亚洲,全球贸易和商业流动将不可避免地越来越多地流向中国,然后它将不得不服从中国的价值观和中国的规则。甚至中国的外交路线也能有所收获。一旦失败,将被排除在中国市场之外,未来不等人。目前,澳大利亚就是一个例子,并蔓延到亚洲。以前美国的加拿大(专题),东欧的立陶宛都深受其害(就像辱华猎巫一样)。
中国人的价值观和利益,自然和美国人的价值观和利益相互冲突,他们追求不同的国际秩序。拜登强调“美国希望塑造一个‘自由、开放、繁荣、安全’的世界,不会让未来掌握在不同愿景的国家手中”,就是这个道理。
其次,“体现美国的价值和利益”将付诸行动,它将重点放在亚洲。按照柯比的说法,要取代美国,中国不仅要提高国际影响力,同时还要削弱美国。地缘政治方面,关键在亚洲。按照“谁控制了亚洲,谁就控制了下一个世纪”的思路,如果中国在亚洲占据主导地位,就控制了全球一半以上的经济生产能力。以这样的力量,中国对世界的影响规模大概是无与伦比的。因此,拜登“在地缘政治竞争白热化之际,与盟友共同应对挑战”的意图是为了防止亚洲落入中国手中。
最后,巩固美国价值观和利益,进而避免中国称霸亚洲的关键在于“维护台海和平稳定”。从特朗普时代到拜登执政,美国政界对华态度不一。“中国最终将以军事力量在亚洲取得优势”、“台湾省(专题)处于北京主导亚洲的目标的中心”,这几乎已成为各界共识。这几年中国的军事演习,重整旗鼓,集结兵力,不仅仅是为了解决台湾省问题,更是为了向全世界展示自己的实力,尤其是积极准备与美国摊牌。因此,拜登在国家安全战略中称“将确保美国有能力‘阻止任何针对台湾省诉诸武力或胁迫的行动’”,这是对上述来自中国威胁的回应。
但如果国家安全战略的内容再一次重申“美国仍将遵循'(与台湾关系法)下的’一个中国’政策方针,包括反对单方面改变现状,不支持台独”,就可以理解为,美国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鹰派主战执政”,与中国维持至少现有的“表面(体面)和平”应该是当前美国政治走向的内在意识。即柯比在《为什么保护台湾省很重要》一文中提到“美国希望不通过战争阻止中国称霸亚洲”,尽管他不否认这是一个艰难的行动。至于拜登随后为何强调“将帮助台湾省拥有自卫能力,确保美国有能力‘阻止任何对台湾省诉诸武力或胁迫的行动’”?这符合“要和平,就得准备战争”的基本常识。毕竟中国对台湾的武力威胁确实迫在眉睫(电视剧)。
进一步看,在中国崛起对美国形成前所未有的压力下,美国的“红线”出现了,即他们不以“瓦解苏联”来设想中国,也不以挑战(威胁)中国的制度和共产主义政权来设想中国,而是以中国是否入侵台湾省来决定局势的发展。2022年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公布后,拜登现在把“球”传给了习近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