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内部员工透露,威马汽车将从10月起支付基层员工70%的工资。

在创始人沈晖的薪酬引起热议后,威马汽车传出大规模降薪的消息。

一位接近威马的消息人士表示,公司将进行一系列积极的财务政策,包括“高管主动降薪50%”,希望度过此轮资本寒冬。

不仅仅是高管,降薪风暴似乎已经从威马管理层蔓延到了基层。

据IT之家报道,有内部员工透露,威马汽车将从10月起支付基层员工70%的工资。该内部员工并未向外界透露降薪的具体原因。如果说管理层主动降薪是为了传递共同克服困难的积极精神,那么基层员工降薪则意味着威马可能面临严重的财务问题。

消息传出后,在国内多个求职平台上引起热议。截至发稿,界面新闻请求知情人士置评,但均未得到回复,威马汽车官方也未对此事做出回应。

这不是魏玛第一次被曝出薪资问题。2020年,有内部员工爆料。威马停止发放年终奖,理由是没有达到KPI,没有给出明确的KPI考核标准。

有业内人士在知乎上表示,威马入职时曾表示会将部分预期工资转为年终奖。按照正常计划,成功完成上一年工作的员工可以获得这笔相当于年薪40%左右的奖金。

近年来,这个专注于纯电动汽车生产的新势力品牌,因持续亏损高企、R&D费用大幅减少、车辆更新速度缓慢、创始人天价年薪等问题,屡屡陷入争议的中心。
财政状况不佳是魏玛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财报显示,2019年至2021年间,威马亏损持续增加,仅2021年就亏损82亿元。三年毛利率分别为-58.3%、-43.5%、-41.1%,也就是说威马根本没有盈利能力。

销售增长缓慢也困扰着威马。今年上半年,威马汽车交付新车近2.2万辆,同比增长62.2%,但这一数字与同期其他新势力品牌相比并不算优秀。之前常被拿来和威马比较的哪吒和零跑,同期销量分别为6.3万辆和5.2万辆,同比增速分别为199%和265%。

除了消费者,资本市场对新势力品牌的态度也从激进的狂热逐渐转变为保守的审慎。今年9月,同样是新势力品牌的零跑,在港股上市首日即被破发。目前股价已从最初的开盘价48港元跌至18港元。资本市场的冷漠态度,对于希望通过IPO获得资金的威马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在舆论争议、财务状况不佳、市场表现冷淡的三重打击下,降薪或许是威马度过寒冬的手段之一。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