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歌词概括了我从青年到现在的心态。”刘老师那年没参加高考。初中毕业后进入中专,被分配到一家大型国企,从事技术工作:“我在国企待了十几年,后来企业改制,迎来一波裁员。当时是改革开放的风口。我当时有点迷茫和纠结。我想有一份非常稳定的工作,并开始创业。后来为了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我辞职下海,重新开始。”
刘先生经历了无数次跌倒再站起来的过程。最困难的时候,他做了三个月的摩托车司机,只为了攒女儿的学费。说起那些年,现在的他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有两个孩子,他很感激自己过去的奋斗。
当时很多人都做了和他一样的选择。刘先生认为:“我们60后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学到一门技能。在单位工作的人,勤劳、敬业、奉献;另一波没有固定职业的人,充满了冒险精神。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风格。”
谈到当代青年,刘先生说:“诚实、上进、勤奋是青年人必须具备的品质。”
70后
“让我们希望明天会更好”
接到记者电话时,初中语文老师张老师正在办公室批改试卷。每年都被评为优秀班主任的她,为即将到来的中考焦虑不已:“今年的孩子太偏科目了。”资深,有担当,有经验,这个人物已经站在领奖台上30多年了,曾经在少年时代为梦想努力过。
“我当时中专毕业,工作了七八年,又参加了普通高考。”高考的时候,张老师还怀着孕。“高考的时候,我怀了一个五个月大的孩子。很多人说你已经结婚生子了,为什么还要上学?浪费时间。”
张老师很感谢他的坚持。大学毕业后,为了准备中考,她一边带孩子,一边不停地学习。“我记得我女儿和我同住一个房间的时候。为了不影响她,我不敢在房间开灯,就去厕所看书。她醒来时大吃一惊。那时候女儿还小。也许她不明白。学习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张老师说,当时的社会风气很好:“那时候年轻人基本都是业余时间参加体育运动,很少去外面的酒吧、舞厅。大家都很单纯,生活简单,心态平和,工作认真负责,对未来充满希望。”
她认为《明天更好》这首歌很能代表70后的青年:“未来和生活会越来越好,明天会更好。这首歌反映了70后的追求和向往,也希望当代青年能够积极向上,以最高的热情投入到工作和生活中。”
“刚毕业的时候,我在神经外科工作。当时有一个才三四岁的孩子。因为摔了一跤,脑溢血,昏迷了好几天。”当时,二十出头的护士小胖负责观察和护理他。“我会给他洗脸、擦身,每半小时观察他的瞳孔。虽然他没有回应,但我还是坚持和他聊天。后来第五天,病危的孩子睁开眼睛,醒了。那一刻,我觉得自己的工作挺有意义的。”
那一刻,小胖护士似乎听到了生命再次绽放的声音。从此,她救死扶伤的决心更加坚定。2003年,她志愿参加抗击非典;2020年,她再次踏上援建湖北的列车。“当时武汉急需医护人员。我以前抗击过非典,有这样的经历,就应该承担这样的责任。”
从自己到他人庞护士长心目中的80后青年,有一个青春底色,取名为“责任与坚韧”:“我们这一代人生活条件不如90后,所以更有韧性。我们压力很大,遇到事情首先找自己的原因。我们没有那么极端,有很强的责任感。”
她分享了一首陪伴80后成长的经典励志歌曲《水手》——他说这点风雨中的痛不算什么。不要害怕擦干眼泪,至少我们还有梦想”。护士长庞说,她心目中的当代青年要有闯劲,有闯劲,有韧性。“他们现在条件好多了,可以利用自己的优势把自己练得更强,在现有基础上多‘滚’。”
或许正如庞护士长所说,90后、00后的思维与前几代人有很大不同。陈骁在一所乡镇高中任教,被学生公认为“最有个性”的老师;在一些亲戚朋友眼里,陈骁有些“咸鱼”。
留学归来,她才华横溢,前程似锦。她选择辞掉大城市的工作,回到家乡过着两点一线的平淡生活:“那时候留学回来后,她在广东打拼,努力表现自己,但能力越强,承担的责任也越多。”
去年,陈骁的亲戚突然去世。因为疫情,她没能在第一时间赶回来:“之后,我觉得命比钱重要。”生活中的这段小插曲促使陈骁离开工作岗位,回到家乡成为一个年轻的小镇:“无论是留学还是辞职回家,我都遇到了周围人的不理解。我觉得别人的话可以作为参考,但做决定的人还是自己,留给自己的内心去做选择。”
陈骁意识到不同年龄段的人思考问题的方式不同:“60后、70后、80后,生活相对艰苦,但90后,就不一样了。年轻人的世界更广阔,物质生活的富足让我们更加注重精神世界的富足。这也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不同于以往的风格,陈骁分享了一首Vae的歌曲《素颜》。她笑着说,这是很多90后的青春:“素颜的时候,也是那么清纯。”同时,她也希望初出茅庐的年轻人能够保持内心的纯洁,肯定自我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