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永州市江永县,地处湘、桂、粤三省交界处,因其独特的群山环抱、中部盆地环绕的地理环境,气候相对温暖湿润。它不仅孕育了四季常青、美丽迷人的山水,也滋养了世代生活在这里的瑶族同胞,孕育了北纬30度一样神秘的女书。
雍女书是当今世界上唯一的女书,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有待考证),主要流传于江永县及其附近地区。
按照从右到左、从上到下的书写顺序,女书的字是右高左低,呈斜菱形。它的基本笔画也很简单,只有点、竖、左斜、右斜、左弧、右弧六种结构。因为字体看起来很漂亮,笔画细长均匀,看起来像蚊子和蚂蚁,民间也称之为长腿蚊字或蚁字。
与汉字不同,女书是一个音标,每个字代表一个音。在不同的字群中,一个女书字对应不同的意思。传承人胡说,“一般来说,女书是一组文字,便于人们更好地理解其含义。”
女书的起源有多种说法,至今仍是一个未解之谜。根据当地兴起于清朝中期的女子比赛圣地华山寺,以及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女书”,推测“女书”起源于明末清初。根据《女书》中大量出土的类似描绘符号和彩陶图案的文字,认为其起源的时空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是秦始皇统一中国文字后形成的。
“目前普遍认为,是因为过去的瑶族妇女地位不高,没有接受教育的机会。女生为了表白自己的内心,说自己女朋友的秘密,不让男人发现,从而创造了只有女人才能读懂的人物。”女书博物馆的女书学生胡燕瑜告诉记者,然而,由于当地有“人死焚书”的习俗,女书作者在去世前,往往会将去世前创作或保存的女书作品焚化后带到冥界陪葬。所以,现存于世的早期女书作品非常稀少,几乎找不到。此外,女书除了日常书写外,还经常被瑶族妇女绣在衣服或布带上作为图案。
长期以来,女书只在湖南民间流传,直到上世纪80年代武汉大学教授龚哲兵发表了一篇关于女书的论文,女书才为外界所知。2005年,江永的女书,作为世界上最具性别特征的文字,被收入世界吉尼斯纪录。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2年,占地2500平方米的女书园落成,成为江永女书生态博物馆记录和存储女书文化的数据中心。它通过实物、文字、图片、音像等多种形式展示了女子书籍的原始文献、作品、工艺、书法、学术成果和民俗风情。
永女书生态博物馆坐落在被称为“女书复活岛”的普韦岛上,距江永县城15公里。进了正门,踏过独木桥,石墩和路牌上都能看到女书。运气好一点的话,还能在女书馆前看到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拿着鞋垫,女书渐渐清晰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