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多起特斯拉事故的原因仍有争议。大部分网友认为,特斯拉的单踏板模式是其“魔咒”。在此前的特斯拉事故中,如2020年8月温州特斯拉事故,已经证明事故原因是备受争议的单踏板设计。现在特斯拉每次失控,“单踏板设计”都很难摆脱嫌疑。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问题可能更多在于软件和特斯拉的垂直整合。据业内人士分析,失败的原因指向两个方面。一个是特斯拉重写博世iBooster和ESC控制软件的算法导致的软件缺陷,一个是博世iBooster的缺陷。对此,博世中国区总裁陈宇东曾公开表示:“iBooster作为博世的明星产品,不仅供应给特斯拉,也供应给其他品牌的厂商。我们保证产品不会出问题。”
此外,特斯拉召回事件也引发了网友的猜测。11月25日,据市场监管总局消息,特斯拉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决定自即日起召回超8万辆汽车,涉及部分进口车型、ModelX以及部分进口和国产车型Model3。本次召回范围内部分车辆由于软件问题,动力电池电压感应电路反馈电压可能与电砖真实电压不一致,可能导致电池管理系统误判。车辆屏幕显示“需要修理”、“安全停车”等警告,车辆会逐渐停止动力输出。极端情况下可能会增加车辆碰撞的风险,存在安全隐患。
一般来说,特斯拉每次的回应多是归结于车主的驾驶原因,并称车辆没有质量问题,具体事故原因有待进一步调查。以潮州事故为例,特斯拉回应称,后台数据显示车辆并未全程踩刹车,司机按了四次P档后松开。目前微博话题#特斯拉回应跑两公里导致两死三伤事件#并登上热搜。从舆论反馈来看,在多起事故中,有大量网友并不认同特斯拉的回应。
有网友认为,特斯拉在产品设计上没有充分尊重消费者。据说特斯拉的单踏板模式正在挑战驾驶习惯。知名汽车评论家严曾公开批评特斯拉。“为了强行推出一项有利于自身产品性能的技术,还是愿意面对很多血淋淋的事故”。汽车评论家王同根也指出,特斯拉强行改变了驾驶者的汽车踏板操作习惯,禁用了“准备刹车”的安全备份技术和“快速切换踏板”的训练,实际上瓦解了那些有益的肌肉记忆。
在产品质量方面,有媒体报道称,特斯拉CEO马斯克在接受行业分析师SandyMunro采访时承认了特斯拉的质量控制问题。而且觉得,要么一开始就买,要么等产量稳定了再买。因为在加速生产的过程中,要让产量飙升,同时完善所有的细节,真的是非常困难的。
基于特斯拉的回应和舆情反馈,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认为,不断发生的交通事故形成舆论风暴,特斯拉的应对模式容易被外界解读为品牌傲慢。一些专家认为,在产品设计上,特斯拉让软件程序取代了人对汽车的最高控制权。但面对复杂的路况和技术因素,或许这种做法也可能留下一些安全隐患,增加更多舆论争议的薄弱点。
很多恶性事故都会损害特斯拉的品牌声誉。从长远来看,会影响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和特斯拉的业务发展。对此,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建议,特斯拉也要重视自身的声誉管理,分析事故原因,做出相应调整。事故中,责任不应归于用户,而应由企业社会责任、产品优化、舆论还原、企业形象修复等方面积极承担。